安全生產月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經委、國家建委、國防工辦、國務院財貿小組、國家農委、公安部、衛生部、國家勞動總局、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事業局等十個部門共同作出決定,于1980年5月在全國開展安全生產月,并確定今后每年都要開展安全生產月,使之經常化、制度化。現在,我們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不要忘切開展這個活動的初衷。更不要將安全生產月當作一場運動來開展,要做到實處,要有形有肉。
在實習生產過程中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始終嚴格按照規程操作,甘當安全生產的“膽小鬼”。 才能真正做到“三不傷害”,才能真正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毋庸置疑,僥幸和麻痹心理是安全生產的大敵,“ 安 全”不能只用來監督別人,更需要從自身注意。在我們的實習生產過程中,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別人在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時,我們很容易看到,也會給 他們善意的提醒和警告。但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卻往往自持經驗,抱著僥幸和麻痹的心理:“以前這么做沒事,這次肯定也沒事”;“哪有這么巧的事情偏偏讓 我趕上”;“有些女同學在實習時想著活一下就干完了,安全帽就不用戴了” ……而事故往往就是在這樣對自己“寬容放膽”的心態下發生的。有句話說得好:“僥幸一陣子,后悔一輩子”,生產過程中任何的麻痹大意、粗心疏忽,將給我們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是一輩子的痛苦。
在 操作工藝設備時,大家一定要記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要發揚“膽小鬼”的作風,遵章守紀,決不違章。對待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每一次操 作,每一次檢修,都要做到謹小慎微,想周全、不蠻干。如:進入工作區域要佩戴安全帽;不要隨意跨越欄桿和機器設備;在開動機器前檢查一下所有的螺絲是否都 擰緊,工具是否收回,要習慣性喊聲“大家注意啦”;合電閘前,要看是否還有人員或物品還在危險區域,是否還有不安全因素存在;檢修前,要檢查安全措施是否 落實,是否還存在安全隱患……大家不要嫌這樣做麻煩,也不要認為這是在小題大做,因為只有這樣對工作嚴格要求,對自己“束膽苛刻”, 才不會給企業帶來損失,給自己帶來危害。
安 全如天,平安是福。我們渴望在安全的情況下努力工作;在愉悅的心情中與家人共同生活,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安全。為了自己、為了家庭,也為工作,希望大家能 在安全問題上再“膽小”一點,不能讓“僥幸和麻痹”有任何可趁之機。安全發展,國泰民安,我們要月月都安全,天天都安全,時時刻刻都安全。“高高興興上班 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是多少家庭對親人的關切。所以我們要視安全生產月活動為日常安全生產活動的一部分。安全生產月應是我們日常安全生產的一個縮影。只有 這樣,安全生產概念才能灌輸進每個人的心中,安全生產活動才能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機加中心 李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