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食品工程學院按照慣例,在開學前舉行教師教學能力大練兵,根據《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的指導精神,由食品工程學院教研室組織開展了教師“教案、教學日志、教學設計與課件制作”等相關的教研活動,旨在結合典型課例的觀摩與探討,發現與提煉和核心課題驅動下在教學實踐上的運用,從而更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的提升。
2月27日,在教學樓501教室,首先由食品工程學院劉先院長率先為各位老師講解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預示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第一堂課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價值。第一堂課上得是否成功,會給整個學期甚至將來的教學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第一堂課的價值遠遠超過一般意義的課,上好第一課,幫助學生走進知識的海洋。通過學習,大家也認識到了開學第一課的重要性,同時形成了我院教育教學上的特色。
同日下午,呂巧靈老師指出實習是學院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實習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梳理問題、及時糾正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學生管理要做到全方位、跟蹤到位,確保學生管理工作無死角。同時要提高政治意識、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要強化實習過程管理工作,抓緊抓實。在實習過程中圍繞學生全面發展,不斷提高服務意識,解決學生后顧之憂,增強學生滿意度。實習管理工作要統一和分散相結合,依照規章制度開展工作,確保學生實習順利開展,為畢業生就業工作打好基礎。
2月28日,康險峰主任、羅文靜主任、呂圓圓老師就上課前的教學準備分別作出講解。羅文靜主任結合《管理學基礎-溝通與協調》這一課題,與各位老師分享教學設計,結合食品工程學院理論課和實操課的教學流程,作出一一講解。在導入部分融合哈佛大學伊麗莎白·牛頓博士的心理學案例,引入主題:溝通的意義和必須要素,為教學設計添加了生動活潑、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課堂總結時利用人本主義共情的心理學知識,從學生的角度結合課題,引導教師利用角色扮演法,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設計教學步驟,寫好每一份教案。
康險峰主任就教學日志、教師工作手冊的規范填寫及修改上作出強調:教師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師,教學是根據教學要求,將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其中準確無誤的填寫教學內容是關鍵!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需要更加強化道德意識、文化意識、制度意識和價值觀意識,我們應當“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復興重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教學各環節,認真、敬業的完成每一堂課。
通過開學前的幾天集中培訓,強調教師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的標準要求。全體食品工程學院教師應繼續發揚“奉獻、創新、合作”的精神,推進深度課堂,打造高效課堂!為2023年學校的整體戰略目標“提質增效”年添磚加瓦。



